【天辰注册入口】
本文目录一览:
西方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及理论
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勒菲弗尔是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西方翻译者,西方翻译者他提出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受到文化、历史、社会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勒菲弗尔主张将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探讨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尤金奈达:奈达是一位美国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被誉为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原文的含义和精神,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对应。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奥古斯丁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符号”理论,提出了语言符号的“能指”、“所指”和译者“判断”的三角关系,开创了西方翻译理论的语言学传统。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普通语言学理论,标志这现代语言学的诞生,也为当代翻译研究的各种语言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翻译理论中的代表人物有严复、克里斯蒂娜·诺德、尤金·奈达等。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方法,但都以语言为核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
生平主要理论生平彼得·纽马克,生于1916年,是英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从事过多种欧洲语言的翻译工作,是出色的译者和编辑。纽马克同时也是一位语言学家,并担任英国语言学家协会会长。他的主要兴趣就是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之中,把翻译研究和英语语言研究相结合。
西方首先对《论语》进行翻译的是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和利玛窦。()_百度...
西方首次对《论语》进行翻译的工作是由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和利玛窦完成的。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不仅在中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其外文译本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国汉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在世界汉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对《论语》的研究和翻译贡献丰富。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这一观点逐渐被细化:在1591—1593年,罗明坚用拉丁文翻译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这些手稿现藏于意大利国家图书馆,编号为FG(3314)1185,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儒家经典欧洲语言译本,开东学西渐之先河。
罗明坚是“传教士汉学时期”西方汉学的真正奠基人之一。他在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方面,在中国典籍的西译方面,在以中文形式从事写作方面,在向西方介绍中国制图学方面都开创了来华耶稣会士之先,为以后的西方汉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利玛窦利用解释各种西方事物的机会,同时介绍了他们的天主教信仰。他们翻译了《十诫》、《主的祈祷》和《圣母赞歌》,以及《教理问答书》。很快亦有中国人对天主教产生兴趣。於是利玛窦开始派发罗明坚撰写的《天主实录》,以中文解释天主教的教义。许多中国人都对这部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年利玛窦获准与罗明坚神父入居广东肇庆。他们对中国官员自称来自“天竺”,致使中国人以为他们是佛教徒。利玛窦解释来中国的原因:“我们是从遥远的西方而来的教士,因为仰慕中国,希望可以留下,至死在这里侍奉天主。”他不敢直接回答传教的目的,否则他可能会被驱逐。
儒家思想传入西方,被确认的准确时间为1593年。据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朱谦之教授的研究,他肯定地说,1593年由意大利人利玛窦首先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从此西方世界第一次知道了孔子,知道了《论语》,知道了儒家思想。
节日大全:国际翻译日是哪一天?
其实这个9月30日的国际翻译日也是我国十二大全会人民代表大会在会议上明确表示的通过,设立纪念抗日战争的一些劣势,通过这个纪念日来举行烈士纪念活动,为我国的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做出一个非常好的默哀,通过这个节日也是对我国烈士的一个怀念。对于这个决定,也是我国人民一同决定的。
杰罗姆(Saint Jerome)(347-420)早期西方《圣经》学家,他作为《圣经》拉丁文本的译者,一直被西方笔译和口译工作者奉为守护神。长期以来,笔译和口译工作者(以及他们所在的协会)都会利用他的生日(9月30日)前后的日子举行纪念活动。
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 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 9月29日:世界步行日 9月29日:世界心脏日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 9月30日:国际翻译日 9月有什么节日和纪念日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8日 世界扫盲日、国际新闻工作者(团结)日。9月7-9日:白露节气。
月20日全国爱牙日。9月21日国际和平日、世界老年痴呆日。19月22日世界无车日。19月22-24日:秋分节气。19月26日世界避孕日。19月27日世界旅游日。19月30日国际翻译日。1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1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