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注册入口】
本文目录一览:
南史王僧虔传原文及翻译
1、王僧虔,金紫光禄大夫僧绰弟也。僧虔少时,群从并会,客有相之云:“僧虔仕当至公,余人莫及。”及僧虔弱冠,雅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唯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为太子舍人,退默少交接。吴郡顾宝先卓越多奇,自以伎能,僧虔乃作飞白以示之。
2、客问僧虔固让之意,僧虔曰:“君子所忧无德,不忧无宠。吾荣位已过,所惭庸薄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方贻官谤邪!”永明三年,薨。
3、元徽中,王僧虔为吏部尚书,以珪为征北板行参军。珪诉僧虔求禄不得,与僧虔书曰:“仆一门虽谢文通,乃忝武达。群从姑叔,三媾帝姻,而令子侄饿死,遂不荷润。蝉腹龟肠,为日已久。饥彪能吓,人遽与肉,饿驎不噬,谁为落毛。虽复孤微,百世国士,姻媾位宦,亦不后物。
4、俭寡嗜欲,唯以经国为务,车服尘素,家无遗财。手笔典裁,为当时所重。(选自《南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译文:王俭,字仲宝,他出生不久父亲僧绰遇害,便被叔父僧虔抚养长大。他幼年时专心好学,手不释卷。有宾客称赞他,叔父僧虔说:“我不担忧这孩子没名声,只担忧他名声太大了。
5、蜡烛珠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là zhú zhū,意思是蜡泪凝结成的珠状物。出处:《南史、王僧虔传》:“父昙首与兄弟集会子孙,任其戏适。僧达跳下地作彪子。时僧虔累十二博棊,既不坠落,亦不重作。僧绰采蜡烛珠为凤凰。”亦省称“蜡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