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登录】
本文目录一览:
语言学研究的意义
问题一语言服务人才需求调研意义: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什么 5分 其目的是要在语言教学中发挥学习者的智力作用语言服务人才需求调研意义,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的、创造性的运用语言。
一、学科简介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第2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开始成型。认知语言学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它针对生成语言学天赋观,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
二、主要流派
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代表一种研究范式,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统称,其特点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语言理论虽不相同,但对语言所持的基本假设都大同小异,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上一节提到的基本观点,只是在讨论和关注的具体语言现象上有所差别。认知语言学主要理论方法有:
1. Fillmore、Goldberg 等人的“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
2. 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
3. Lakoff、Talmy 等人的“认知语义学”(Cognitive Semantics);
4. S. Lamb 的神经认知语言学(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等。
三、创立者
(一)外国创立者
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普遍被认为是以下三人:
1.乔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专门研究语言中的隐喻及其与人类认知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的其中一位创立者,提倡隐喻是人类日常语言活动中的必须认知能力。
2. 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也提倡隐喻是人类日常语言活动中的必须
3.朗奴・兰盖克。专长在于认知语法
(二)中国领军人物
1. 戴浩一:台湾“国立”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教授,是少数的华人专长于认知语言学。
2. 王士元: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学系暨中研院院士,另一少数的华人专长于认知语言学。
3. 王寅: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中心教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是近几年国内认知语言学的领军人物。出版了几部相关专著,其《构式语法研究》是国内首部有关构式语法的著作;并发表了几十篇相关论文。
四、原则
1.概念语义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更为具体地说,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它具有主观性,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百科语义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通常需要考虑意象(视觉的和非睁薯汪视觉的)、隐喻、心手烂理耿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典型范畴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span]属性模型(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定义的,也不是由必......
问题二:什么是语言学,主要研究什么? 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语言服务人才需求调研意义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传统的语言学称为语文学,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现代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而且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语文学是为其语言服务人才需求调研意义他学科服务的。现代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广义的语言学包括语文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情况,叫悉仔做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叫做历时语言学或历史语言学。对多种语言作综合研究,试图找出其中的共同规律,叫做普通语言学。把语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叫应用语言学。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追溯某些语言的亲属关系,叫历史比较语言学。用比较方法发现人类各种语言的某些共同现象,叫类型语言学。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叫对比语言学。
语音、语法、词汇及文字这些学科都注目于语言的结构本身,是语言学的中心,有人叫微观语言学。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的是语音学;研究一种语言有多少个不同的音,彼此之间有何区别和关系的是音系学或音位学。研究词的构成方式和屈折方式的是形态学,也叫词法;研究如何把词组成短语或句子的是造句学,也叫句法。按传统语法,形态学和造句学合起来就是语法学。研究词汇项目、词汇意义、词语演变的是词汇学;追溯词的来源和历史的是词源学;搜集许多词项,把它们分类、比较、注释的是词典学。研究词项与概念及指称对象的关系,揣摩各种词义的异同、正反、上下、交叉等关系,剖析整个句子或其中某些成分的意义,这是语义学。研究文字的形状、体系、起源、演变和发展的学科是文字学。
其实语言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同自然界中的许都物种一样,种类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语言是纬度越高种类越少。比如说,新几内亚:约860种语言。印度尼西亚:约670种语言。印度约380种。欧洲约230种。中国约80种。日本2种。韩国1种。
语言教学是语言研究的动力,又是语言理论发挥作用的场所。语言教学分为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第一语言教学,所教的是母语。第二语言教学在双语社团中进行,既教母语,又教另一种语言。在外语教学中,学生所学的是外国语。翻译要求把原以某种语言写成的作品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用同一民族语言,语音、词汇、语法格式也因地区而异,因使用者的社会地位而异,还因交际场合和使用目的而异。研究这些问题的是社会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关系密切的是方言学。研究区域方言的学科称为方言地理学。语体学近似社会语言学,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语言使用的语体差异。文体学研究如何造成不同的文章风格。与此近似的传统学科是修辞学,包括雄辩术和作文法。文体学可以说是现代的修辞学。心理语言学从语言出发研究心理,摸索语言与感知、注意、记忆、学习等心理作用的关系。神经语言学探索人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神经学基础,试图做出人脑控制言语和听觉的模拟。研究伴随着语言交际而发生的种种现象的学科,叫副语言学,也叫伴随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研究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职业、亲属关系等对语言习惯的影响以及语言对这些东西的或多或少的影响。民族语言学只研究民族类型、民族行为程式与人们的语言之间的关系。数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中的数学性质的学科。使用数学方法研究语言,最初是统计音素、语素、词汇等项目,后来人们运用数量计算学并使用各种模式来处理语言材料。数理语言学目前包括代数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和应用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阐明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语言研究,其项目有统计资料,检索情报,研究词法、句法,识别文字,合成语音,编制机助教学程......
问题三:学生去北京一般要多少天,大概多少钱呢!不用太腐败的 四五天吧(北京太热,待久了也不好)
住宿40元的旅店(通常都是地下或半地下了,一个床位而已考虑到是学生嘛)或者贵一点的200元左右
200×5=1000
吃饭一天(包括水)30元左右
30×5=150
交通费在北京大概五天选择一般的交通方式200足以
门票的话可以考虑去故宫这类名胜,暂且算300
加起来共计1680左右
ps,不是很详细,我只能做到这些了。可以找同学之类的解决住宿等问题,我所列出的这些费用基本上都是正常情况的最大值,当然如果你有钱的话我就不说什么了。呵呵,祝你玩的开心
ps,余兄,小弟才疏学浅,多多见谅
问题四:语言学考试什么是研究语言的意义的科学 人是感知美和创造美的动物。就某种意义而言,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的感知美
和创造美的历程。早在史前期,我们的祖先就萌生了最早的审美意识,并把这种意识投射在他
们所接触的自然界和所从事的社会生活之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认知工具,它产生在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
时代晚期。语言如同一面巨帆鼓动着人类这艘巨轮破浪前行,由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
到文明时代的今天和未来。对于人类须臾不能离开的语言,对于充满神奇怪采的语言,有着感
知美和创造美的本能的人类,不可能不把他们的审美意识投射到语言之中,在语言中去感知美
和创造美,用美的原则去评价语言和运用语言。
语言之美,为历代文论诗品所论及,为历代文人骚客所追寻。但是,这些所论所寻,多涉
及的是书面语,对于口语却较少顾及。语言应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但是,美学界似乎
对于言语作品更感兴趣,而很少把精力投放在语言和语言运用的本身,故而对于真正意义上的
语言美绝少揭示。修辞学的触角触及到不少语言美的问题,如对偶的对称美,排比的气势美,
比喻的联想美,讥讽的幽默美等等,但是,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而前几年作为文明建设
所提倡的语言美,仅仅涉及语言礼貌的范畴,而非学术意义上的语言美。
问题五:学习语言学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沟通方式,在生物或心理层面上反映人类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反映人类文明进步。语言学就是要研究人类最核心本能的语言能力,透过对口语、书面语甚至手语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了解人类的本质。
除了认识人类语言本质外,语言学研究还具有多种应用价值。在语言教育方面,借由对于语言本身的了解,编成各种词典、文法书、教科书供人学习语言,也有助于改善应对语言学习过程中遭遇到的困难与错误的能力。在不同语言翻译方面,语言学理论对于笔译和口译有更多具体的指导,也有助于利用科技来进行机器翻译。
问题六:中国语言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和一研究语言学的意义何在 语定学这门学科涉及普通语言学,也就是与西方语言学交叉的部分较多,而西方语言学起源于哲学,如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等的思考,关于意义,你说哲学的意义在哪里?知识就是知识,学它就会了解认识它,就有意义。
现状的话不是很乐观,其下的学科除了对外汉语比较热以外,像汉外比较、语言规范化、语音学等等好像相对枯燥,专业性强,语音学涉及声谱等复杂的计算。文科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今后语言学的发展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毕竟实用主义影响比较大,学个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什么的还是可以到中学教书嘛。但是,语言学其实有点意思。
问题七: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由实践的需要来决定,通常分为一般应用语言学和机器应用语言学。 按其应用领域,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语言教学。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应用语言学。编辑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研究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一直是语言教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除一般的语言教学外,还有为不同目的和不同对象服务的第二语言教学、科技外语教学、双语制教学、聋哑盲教学。②标准语的建立和规范化,文字的创制和改革。建立通用于各方言区的标准语是很重要的。应用语言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好这种标准语的基础方言和标准音。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时,基础方言和标准音更是重要的依据。文字改革包括文字系统(字母表、正词法和标点符号)的部分改进和彻底更换。标准语的建立只是语言规范化的开始。为了确定语音、语法、词汇规范,需要编出相应的正音词典、规范语法和各种类型的词典。③辞书编纂。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快的部分,新词新义不断涌现。及时、准确地把这些新词新义固定在词典中,指导人们如何运用,这是辞书对语言规范化最有效的影响。④翻译。这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综合性创造活动。如何处理好意义的传达和形式的转换,有很多问题要探讨。除上面这些课题外,一般应用语言学还涉及言语矫正、舞台语言研究、建立国际辅助语、制定速记系统。 研究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工具来处理自然语言。有以下几个主要课题。①实验语音学。运用电子计算机以后,语音实验从音素音节分析扩展到成句成章分析,同时超音段特征成了重要研究对象。除了语音分析,还有语音合成的工作要做。②机器翻译。电子计算机和语言的最早结合开始于机器翻译。它开辟了计算机非数值应用的领域,同时又为许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及许多技术成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试验场。不过就已有的成就来看,机译系统的译文质量离终极目标仍相差甚远;而机译质量是机译系统成败的关键。中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教授曾在论文《机器翻译五十年》中指出:要提高机译的质量,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本身问题而不是程序设计问题;单靠若干程序来做机译系统,肯定是无法提高机译质量的。另外,在人类尚未明了人脑是如何进行语言的模糊识别和逻辑判断的情况下,机译要想达到“信、达、雅”的程度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制约机译质量提高的瓶颈。 ③情报检索。情报检索中的关键是情报检索语言的建立。这种语言应能准确表达文献主题和提问主题所需的词汇语法,不应产生歧义,并且便于用程序运算方式进行检索。④汉字信息处理。汉字字形繁复,字数庞杂,而且存在大量的一音多字、一字多音现象。这给编码输入带来很多麻烦。为了使编码简单易学、操作方便、输入迅速,需要对汉字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机器应用语言学除了以上这些课题外,还涉及自然语言理解,言语统计和少数民族语文的信息处理。
研究教师语言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摘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能灵活运用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原有的用词准确规范、表达简明扼要外,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几种转变:由命令式转变为商讨式、由评判式转变成建议鼓励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由统一的语言转变为开放的语言、由单一的评价转变为评价的多元化,使得我们的教学语言更符合新课程标准,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理念 教师语言 转变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少教师计算机专业知识扎实,计算机操作娴熟,制作教学课件也是一流的。可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被学生认同。究其原因教学语言的表达是其中之一。教师不能用通俗流畅的语言,更不会用富有感染力和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接受。学生当然不愿意听老师讲课,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搭嫌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从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及管理者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由原来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获取的参与者。所以,教师的语言在原有的用词准确规范、表达简明扼要基础上还要变得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要能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实现信息技术培养的总体目标。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由命令式的语言转变为商讨式的语言,体现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会利用教学软件演示操作步骤,然后,请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一步一步的操作。教师命令学生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即使有不同的方法时,教师也不允许学生随意更改操作步骤,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采用命令的语气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常用的语言就是“单击某某菜单或命令、右击某某选择命令”不管学生是否有其他方法都要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同样是要求学生进行操作训练,现在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会这么说:“谁愿意来尝试一下操作?”“谁能想一想还有什么操作方法”“谁是计算机高手,你想来展示一下自己吗?”虽说仍然是进行操作训练,但轮返学生听起来感觉就大不相同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一样了,教师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这样让学生觉得不是教师让他学习,而是自己要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由评判式的语言转变成建议鼓励式的语言,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走进现今的课堂,再也听不见教师说:“你这种操作方法是错误的,你说的一点也不对”等等之类的话,取而代之的是;“你把鼠标点在这儿看一下,你这种方法是对的,要是你再开动脑筋使用其他命令去尝试会更好的,来,试试看”“你操作的真熟练,你能演示给其他同学看一下吗?那你就更棒了”。当学生站起来回答不出问题时,再不是知桐手随便叫他坐下,取而代之是“你想到多少就说多少,别怕,慢慢说”,“没想好,请坐下,再想想看”。建议式、鼓励式的语言让学生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化,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三、由灌输式语言转变为引导式语言,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以往的教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对学生一直都采用灌输、填鸭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一堂课下来,全都是教师在讲解和演示操作步骤,学生只能是被动地观看和模仿,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的操作步骤做就可以了。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的课堂,教师累、学生更累,收到的效果也不好。而现在的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能积极地参与、思考、探究和发现知识。在教学中就随之出现了“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这一类的语言。这样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加灵活了。
四、由统一的语言转变为开放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由于很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同时,又担心学生会随意更改计算机设置和破坏计算机,对学生进行统一要求。让学生统一打开计算机、统一使用某一个软件、统一操作步骤,若某一位学生随意操作计算机,轻则被老师批评一顿,重则可能被老师罚不准用计算机的。学生到了机房只能是被动接受老师的命令,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操作。学生根本就得不到尝试与探究,学生没有自主,更不可能有创新。现在的课堂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教师创造性的用了“喜欢”,“你喜欢怎么尝试操作你就怎么操作,你喜欢学习用哪一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有学习的空间,学生还有不学习的理由吗,还愁学生没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新吗?
五、由单一的评价语言转变为评价语言多元化,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以往的课堂评价总是一种声音,那就是教师的评价,而且评价也很单调,常会说:“你的操作是对的”“你的操作是不对的”。而今的课堂评价语言是那样的丰富“你是计算机操作高手啊”“你的动手能力真强”“你的操作方法真多”“你真是老师的好帮手”,这样的语言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实践操作得到了肯定,受到老师的赞扬,从而不断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课堂评价中也多出了学生评价的声音,那就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同学之间通过相互评价共同进步,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也找到自身的不足,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的研究意义
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的研究意义在于:
1. 探究外贸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培养方面的现状和需求,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和行业的需求,提高招聘和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效率。
2. 通过对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为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战略提供依据。
3. 商务英语人才是外贸企业不可或缺的重穗郑要资源,研究如何培养和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的技能和素质,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市场铅轮占有率。
4. 通过研究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对策,还可以为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参考,更好地为培养符合槐族信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提供指导和支持。
因此,对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有助于促进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需求一篇论文 5000字 关于未来外语人才的需求分析 在线等待
市场对外语人才需求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摘要:该问卷对广西南宁市四个域区相关单位的调查发现,人们对外语人才以及应聘毕业生所具备能力的满意程度及需求程度,主要受到学生
就读的学院类型、学生在校期间弊镇绝所获得的证书,自身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和用人单位性质等因素的直接影响。通过此次问卷调查的主要数据统计
分析,为确定我院今后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手段、市场对外语人才的素质要求提供了基本依据。
关键词:外语人才,统计分析,需求程度。
为确切地了解现阶段市场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外语人才,从而确定我院今后外语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基本的依据,并且为市场培养和
提供更适合的外语人才,我们对本市部分事业单位,公有和非公有制企业单位,分发了对外语人才需求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我们有针对性
地选择了南宁市四个城区的三十多个单位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调查问卷656份,回收530份,回收率为81%,经面上筛选,有效问卷为504份,
占回收问卷的95%,无效问卷为26份,占回收问卷的5%。
一、基本情况
接受本次调查的人员面较广。其中,政府及事业单位共272份,占有效问卷的54%;国有企业单位共65份,占有效问卷的13%;合资企业单位共34
份,占有效问卷的7%;民营企业单位共46份,占有效问卷的9%;私人企业单位共63份,占有效问卷的13%;其它性质单位共旅友24份,占有效问卷的
5%。
二、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程度及影响因素
人们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必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归纳为:○1涉及到单位性质对外语需求情况;○2学生获得各类证书
情况;○3应聘学生的外语知识能力情况;○4学生就读的学院类型情况及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情况等。而这几种因素却又存在着相
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下就每个单一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1、单位性质
单位性质与人们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关系见表1。
表1.单位性质与需求程度的关系 单租姿位:%
单位性质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无所谓 总和
政府及事业 14 66 9 11 100
国 企 11 70 11 6 100
私 企 9 62 20 9 100
合资企业 35 53 9 3 100
民资企业 17 59 20 4 100
从表1可以看到,政府及事业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占到其总需求量的80%,其中非常需要占14%、需要占66%;国企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
占到其总需求量的81%,其中非常需要占11%、需要占70%;私企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占到其总需求量的71%,其中非常需要占9%、需要占62%
;合资企业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占到其总需求量的88%,其中非常需要占35%、需要占53%;民营企业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占到其总需求
量的76%,其中非常需要占17%、需要占59%。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都已分别占其总需求的66%
以上,其中合资企业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高达其总需求量的88%,这足以说明,目前市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的前景是非常看好和令人鼓舞的
。
2、获得各类证书情况
市场对外语人才获得各类证书的情况与人们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关系见表2。
表2.所获各类证书与需求程度关系 单位%
单位性质 语言考级 专业毕业 学历学位 相关比赛获 总和
证书 证书 证书 奖证书
政府及事业 20 28 48 4 100
国 企 18 25 53 4 100
私 企 10 25 65 0 100
合资企业 25 30 43 2 100
民资企业 10 25 63 2 100
表2表明,政府及事业单位对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类证书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其比率分别为:语言考级证书占20%;专业毕业证书占28%;
学历学位证书占48%;相关比赛获奖证书占4%,其中专业毕业证书和学历学位证书占其总需求量的76%。国企单位对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类
证比率为:语言考级证书占18%;专业毕业证书占25%;学历学位证书占53%;相关比赛获奖证书占4%,其中专业毕业证书和学历学位证书占其总
需求量的78%。私企单位对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类证比率为:语言考级证书占10%;专业毕业证书占25%;学历学位证书占65%;相关比赛获
奖证书占0%,其中专业毕业证书和学历学位证书占其总需求量的90%。合资企业单位对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类证比率为:语言考级证书占
25%;专业毕业证书占30%;学历学位证书占43%;相关比赛获奖证书占2%,其中专业毕业证书和学历学位证书占其总需求量的73%。民营企业单
位对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类证比率为:语言考级证书占10%;专业毕业证书占25%;学历学位证书占63%;相关比赛获奖证书占2%,其中专业
毕业证书和学历学位证书占其总需求量的88%。以上的各项数据表明,不同性质的单位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但注重毕业生是否掌握专业知识及
获得学历学位证书的情况,而更注重的是毕业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对我们今后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及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也对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手段、专业知识技能的获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应聘学生的外语知识能力情况与人们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关系见表3。
表3.学生的外语知识能力与需求程度关系 单位:%
单位性质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感觉一般 很不满意 总和
政府及事业 4 39 54 3 100
国 企 20 40 37 3 100
私 企 4 19 76 1 100
合资企业 6 32 56 6 100
民资企业 5 39 55 2 100
表3显示,除国企单位对应聘学生的外语知识能力满意程度达60%外,其余不同性质单位对应聘学生的外语知识能力满意程度分别达43%、23%、
38%和44%,均未达到50%,而对应聘学生的外语知识能力感觉一般的情况却分别高达54%、76%、56%和55%,都已超过了50%。以上的分析数据表
明,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除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之外,还应该为高年级的学生开设或举办一些模拟应聘工作
的实战训练课或专题讲座活动,为学生们能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招聘面试打下良好的应对基础和增强学生们接受社会挑选时的自信心和勇气。
4、就读的学院类型情况
学生就读的学院类型情况与人们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关系见表4。
表4.学生就读的学院类型与需求程度关系 单位:%
单位性质 综合大学非外 综合性大学外 外语类院 其他院校 总和
语类毕业生 语类毕业生 校毕业生
政府及事业 28 35 35 2 100
国 企 15 45 35 5 100
私 企 16 26 39 19 100
合资企业 32 38 30 0 100
民资企业 37 37 24 2 100
从表4可知,政府及事业单位对学生就读的学院类型的需求已占其总需求量的70%,其中综合性大学外语类毕业生占35%;外语类院校毕业生占
35%;非外语类及其他院校的毕业生只占30%。国企单位对学生就读的学院类型的需求占其总需求量的80%,其中综合性大学外语类毕业生占45%
;外语类院校毕业生占35%;非外语类及其他院校毕业生占20%。私企单位对学生就读的学院类型的需求占其总需求量的65%,其中综合性大学外
语类毕业生占26%;外语类院校毕业生占39%;非外语类及其他院校毕业生占35%。合资企业单位对学生就读的学院类型的需求占其总需求量的
68%,其中综合性大学外语类毕业生占38%;外语类院校毕业生占30%;非外语类及其他院校毕业生占32%。民营企业单位对学生就读的学院类型
的需求占其总需求量的61%,其中综合性大学外语类毕业生占37%;外语类院校毕业生占24%;非外语类及其他院校毕业生占39%。以上的数据充
显示,不同性质的单位在招聘外语人才时,不但注重毕业生是否就读外语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外语专业,同时还注意毕业生是否学习或掌握
专业知识之外的知识和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
5、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语言应用情况
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语言应用情况与人们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关系见表5。
表5.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语言应用与需求程度关系 单位:%
单位性质 很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没什么感觉 总和
政府及事业 11 74 8 7 100
国 企 8 55 23 14 100
私 企 9 68 9 14 100
合资企业 21 68 9 2 100
民资企业 16 59 20 5 100
表5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被调查的单位中,对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语言应用感到很满意的分别为:政府及事业单位占11%;国企单位占8%;私
企单位占9%;合资企业单位占21%;民营企业单位占16%,而感到学生语言应用一般的却分别达到:政府及事业单位占74%:国企单位占55%;私
企单位占68%;合资企业单位占68%;民营企业单位占59%。从以上两组主要的数据看到,学生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应用能力不够强,这与他们
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不够扎实,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有一定的关系,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总之,我们从以上5个调查分析表的结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影响市场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多种因素是无法回避的,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今
后我们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为我院探索出培养一专多能----即 “外语+财经”,“外语+商贸”的高级复合型人
才的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及为用人单位培养更多的实用外语人才作出贡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